9 月 6 日,以 重塑汽车核心供应链新格局 为主题,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2022 全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 在南京开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大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当前汽车供应链面临的关键问题思考》,对汽车供应链的布局、车用芯片的发展、车用操作系统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苗圩认为,因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地缘政治的影响,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供应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来全球布局的供应链将会有所改变,短链、区域链多点供应将是未来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对全球汽车产业都造成了重大影响,汽车供应链更是首当其冲。开放、快速的全球运输因此受阻,短期内众多企业不得不靠增加库存等方式来应对危机。但这一方式会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让本就重资产运作的汽车生产成本更高,从供应链方面进行变革才更符合长期发展。
苗圩表示,市场趋势会倾向于 靠近市场去布局、靠近工厂去布局 ,中国是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市场,国内产销量大约占全球汽车年产销量的 1/3 左右,巨大的市场缺口也在助推汽车供应链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苗圩认为,作为芯片的发展来说,前些年先进制程技术要求最高、需求最大的是消费类芯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芯片的发展,车规级芯片是仅次于军工级的芯片,比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的芯片工况更加恶劣,特别是对寿命的要求更高。
他说道:如果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这几个环节来说,这些年随着我们智能手机的发展,芯片类设计企业进步最快,原来华为海思曾经进入到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世界前十,最高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排到第五,展讯瑞迪克也曾经进入过全球前十。我们在设计能力方面是进步最快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从国别来说,美国在全球芯片设计领域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拥有 68% 的市场份额,这是去年统计的结果。全球处在第二、第三的分别是中国台湾 ( 专题 ) 、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16% 和 13%。
讲到封装测试,中国的实力最强,跟世界领先水平差距最小,我们世界前十位的封装企业,中国台湾有五家,中国大陆有三家,大陆的三家分别是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美国只有一家,新加坡有一家,这是世界全球前十。
我们在先进制程的芯片流片方面遇到阻力时还有一种思路,就是通过把不同类型的芯片封装到一起解决,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在先进制程上面的缺陷,而且这也是国际主流的发展方向。
一、我们现在相对差距比较大的是芯片的流片制造环节,现在最先进的制程只能达到 14 纳米,由于美国对荷兰 EUV 的光刻机下令不让对中国出口,所以我们在向更先进制程升级方面受阻。
二、在先进制程方面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在 28 纳米及以上的芯片产能不足也是我们的一个矛盾,所以现在在拼命的投资、扩大我们 28 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工艺制程产能。
三、最近美国商务部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 GPU 芯片,因为英伟达的 GPU 芯片对于训练人工智能系统至关重要,这一短板我们也要及早补上。
尽管难点重重,但苗圩同样表示,在全球分布和市场总量上来说,先进制程芯片占车规级芯片的比例比较低、市场比较小,主流需求还是成熟工艺制程为主的结构。
且从整车来看,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去从分散的 ECU 控制,现在新设计的平台、新开发的平台已经做到了集中的域控制器这种电子电气架构。展望未来,将来会在域控制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整车中央计算平台集中,而每一次集中都有利于充分发挥车规级芯片在车上的使用效率。这是几年前就已经提出来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斜坡图。
在车企和车用芯片的协同发展方向,苗圩认为车企要担负起 链长 的责任,一定要懂芯,要对自己的发展和芯片的发展怎么样建立起一个跨行业联合、合作有总体的考虑,不能放任自流,这关系到车企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大的问题,而且也只有这种建立起来了,才能够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对于操作系统在汽车发展中的重要性,苗圩表示: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正在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汽车的软件也从过去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为主向全栈式软件开发演进。操作系统可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负责对内的管理和对外的交互。
苗圩说到:现在全栈式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手机领域的经验来看,当时三星也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诺基亚也有自己的塞班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是在安卓开源、开放、免费的趋势下,除了苹果之外,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手机厂商都追随着安卓。未来汽车领域也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全世界的智能汽车都采用一个开源的、开放的、全免费的操作系统,一旦这个生态形成,那就是丛林法则、赢者通吃,手机就表明世界上只有第一和第二、没有第三。特斯拉已经决定甩开 AutoSar,自己一行一行的去写代码,打造闭环的、不开放的操作系统,就好象当年的苹果。
苗圩认为,车企通过这几年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芯片短缺对发展的制约,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操作系统的缺失将是致命的问题。当下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格局未定,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大概是三年、最多是五年时间,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努力打造一个自主可控的、开源开放的、最好是免费的操作系统,形成在中国市场上的产业发展生态,实现全球车用操作系统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