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是老师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填充了无数学生的梦想与希望。老师,一个平凡却光辉的职业,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只为桃李满天下。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一起来听听老师和学生们的心里话。
深受母亲影响,从小我就立志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东营市育才学校,工作已经进入第十四个年头了。从工作伊始,我就将“教育是宽容,是赏识,是尊重,是发现,是引导,更是责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尽心尽力地教育着每一个孩子,把满腔热血都撒给了育才这片沃土,把理想的种子深埋在教过的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教师节到了,只愿自己在三尺讲台上历尽千锤百炼,仍然是那个充满教育热情的女孩,坚守教育初心,在为师者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读大学的时候,我对陶行知先生的了解还是停留在他的名言警句上,却从来没线年前,当我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后,我越来越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笔下的教学天地原来如此之精彩,他先进的教学理念,超前的思想观念,依然熠熠闪光,用鲜活的思想影响着我,指引着我的教学方向。尤其是在阅读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第二个变变个小孩子》时,我一下子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到了理论支持,原来我一直在努力得变成一个小孩子,去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好学生的老师。践行着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教师要有儿童的思想、情感、爱好,要善于“变个小孩子”。
我愿一直做个小孩子,憧憬着实现这样的一幅画面:我不是老师,而是和学生一起快乐地做游戏的大孩子。可以在玩乐中把我知道的内容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玩中长大,在玩中学知识,童年充满美好的回忆。校园成为了学生的天堂和乐园,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踊跃回答问题,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再也不用紧绷着脸,每天都充满笑容,和学生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7年。自入职以来,我一直身在教学一线,与星月为伴,与书卷为伍,念兹在兹,乐此不疲,从未感觉从办公室到教室两点一线的工作单调和乏味。
每天,我怀揣敬畏之心走向教室,迈着坚实的脚步踏上讲台。这情怀源于立德树人的初心,这脚步源自教书育人的使命。因为热爱,我选择了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选择了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因为热爱,我愿做红烛,照亮学生人生的梦想,甘为人梯,托起孩子成功的希望。
身为党员,深知责任在肩,任重道远。我将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收获润蕙滋兰、桃李满园的幸福。
五年前,我进入到广饶这所最西南角的乡村小学小张小学,从事过学校体育、数学、美术的教学工作,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教数学的体育老师”。从教以来,我一直秉承要从小培养学生正直、乐观、奋进的人生大道,与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秉承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能否成才,全看教师手下的“刀功”如何。教师,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职业,是需要一些沉淀的,是容不得半点糊弄的。身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兢兢业业,真正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
今年是我从事学前教育的第8年。 从一名稚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班主任,我始终认为“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的工作是帮助孩子们摘天上的星星,而我对摘星人的身份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我们不光是孩子的老师,其实孩子也是我们的小老师。我用心观察,仔细琢磨研究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努力把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我坚持不断学习、探索提升,用爱、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培养每个幼儿。希望今年的日子接受更多专业引领的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观,让幼儿接受更好的教育,真正做一名懂幼儿的教师,引导幼儿遇到更好的自己!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已从事职业教育21个春秋,21年春华秋实,21年岁月流转。先后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宣传统战等工作,每次新岗位我都深知责任重大,是对我全新的挑战和考验。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工作是学校的“喉舌”,我将以更高的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讲好东科故事,传播东科声音”,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和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是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坚守教学一线年之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的从教初心。我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和“真心”去爱每一个孩子,感同身受教育孩子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祖国!为每一个家庭培植希望!我坚信,只要心中有爱,胸中便有热情,脚下自热有热土。我愿用行动谱写下幼儿教师的共同心声: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幼儿园教师!
岁月的脚步太匆匆,转眼之间已从教十载,教过的孩子有几百个了吧,有的孩子已上五、六年级了,每逢见面时,孩子总是要亲切地喊一声“老师”,打个招呼,这时心里总是甜甜的、暖暖的。我时刻告诫自己:记得自己的初心,经常回头看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当初为什么启程;经常让自己回到原点,给自己鼓足从头开始的勇气;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清澈的眼睛,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
从小热爱体育的我有一个“当运动员,为国家荣誉而战”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我考入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当体育教师,虽然我没有实现梦想,但是看到学生们热爱体育运动,接续了我的梦想,我依然感到很欣慰很自豪。体育教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其作用的学科教学,学科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教学的第一责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学的同期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教学的远期理想。体育可以提升学生胆量、勇气、自信心、成就感、耐挫力等综合性的素质。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教导孩子强身健体、热爱生活。
从事特教20多年来,我深知自己做的是一份良心的事业,知道自己背负着太多残疾儿童家人的期待与希望。为了适应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不是特教专业毕业的我,多年来没有停止对特教专业的学习与钻研。在教学中,为提升残疾儿童的自我技能服务与生活能力,我立足特殊儿童自身实际,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围绕习惯养成、生活技能为主要目标,以“扬长教育”为主线,设置了语言、认知、专注力、感觉统合、生活适应等一系列符合特殊儿童发展需要的课程,一切以有利于残疾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全面促进特殊儿童的“全人观”发展。让残疾儿童养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的身心统一模式。这种方式得到了家长们的极大认可和支持,为他们树立起对孩子未来成长的信心和希望。
为了特殊儿童,我一直在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守初心信仰,用磐石般的信念坚守特教岗位,尽心竭力做好这份良心事业,竭尽所能帮助更多的残疾孩子尽最大能力回归主流社会。
从事幼教12个春秋,我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风范。一如既往地尽己所能,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努力当好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作为一名党员和高级教师,我所理解的教师,不只做“教书匠”,更要成为“大先生”。
先生之“大”,在养“大德”。教师之“德”体现于学生便是真心的“爱”,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先生之“大”,在行“大道”,通过树立自身强大的人格,影响、引领、塑造学生。先生之“大”,在 成“大业”,想方设法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创设阅读环境、引导学业规划、抓住学生心理,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理念,使今年高考再创新辉煌,班内40名同学全部被本科大学录取,有26名同学考取双一流名校,14名同学考入985大学。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璀璨了我的教学生涯;痴心不改,澎湃着我的青春!爱的心灯,在照亮学生未来的同时,也辉煌自己的人生。
在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中,老师的形象都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00后”“10后”和老师的故事吧!
魏凤娥老师是我的外国文学老师,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魏老师通过生动的讲授,带我们领略荷马史诗的恢弘气势、剖析但丁《神曲》中深厚的人文主义、探索《浮士德》中灵与肉的难题魏老师凭借自身渊博的学识,让我接触到了神秘而绚烂的外国文学世界。
在课上,老师除了教授我们知识,还会向我们分享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们体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谛。魏老师的敦敦教导、循循善诱,在我们的心田种下了一颗温柔而有力的种子,我们也因此亲切地称魏老师为“魏妈妈”。
在2021年末,得知魏老师即将退休,我们中文系的学子自发组织了“魏了你共赴宇宙星河”的主题欢送会,作为学生的我们像一颗颗星星,而魏老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则如同宇宙,给予我们成长的空间。在欢送会上,矿大中文系的师生怀着对魏老师的感激之情,相聚于此,通过歌舞、朗诵等节目表达我们对魏老师的诚挚爱意。最后,魏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求学、从教期间的收获与思考,为我们上了“最后一课”,坐在台下的我,听着魏老师温柔而动情的教导,眼泪不禁地涌出了眼眶。
又是一年教师节,回想起魏老师,最先浮现在脑海的便是老师和蔼而宽厚的笑容和“功在平时、美在过程”的教导。在教师节和中秋节来临之际,祝魏老师身体康健,中秋快乐,万事遂心!
刚上初中时,由于语文的难度加大,我在第一次测试中被打得措手不及。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语文老师赵周彻,她细心地为我讲解了语文答题的要领,并交给我如何做好自己的阅读规划,让我对语文的迷茫转瞬即逝。在之后的学习路程中,赵老师在课程间隙以讲述文学故事的方式拓展我们的眼界,并设计了读书报告会、课本剧等活动来丰富语文学习。在课堂上,赵老师用不同的角度剖析题目,使我们对每一种题型、每一类文章的理解都更加透彻。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语文成绩逐步攀升到了“领头羊”的位置,同学们对语文的态度也从畏惧到了热爱,我绝不会忘记赵老师对我们语文学习铺起的“星光大道”。
青春短暂,成长中又总带着些许烦躁,尤其是十几岁的夏天,汗水落在试卷上滴答响,心里却燥热难安。千里马没有伯乐,也终将被埋没,我的班主任郭瑛超老师就是我的“伯乐”。她谆谆教诲夯实心中的土地,循循善诱为干枯的田野迎来雨水。等到秋天,她的笑随着风吹进我心里,看着我满心欢喜地收获饱满的麦穗。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是学生对老师最大的回报。没有春风,何有春笋;没有夏雨,何有夏竹。郭老师,感谢有你!
老师,您是园丁,每天孜孜不倦地浇灌我们,精心呵护着我们;老师,您是温柔的雨丝,洗去我们心灵上的尘埃;老师,您是一盏明亮的蜡烛,您用您那烛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
每天,高敏老师都起早贪黑,为我们传授数学知识。您精心制作每一个课件,仔细批改每一份作业,上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也不落下任何一名同学。您总是尽心尽力地对我们负责。
我最敬爱的高老师,因为有您,让我们充满希望;因为有您,让我们知道成功就在不远方。在这个美好的教师节,我呈上最真诚的感谢:感恩有您,谢谢您,高老师!
刘杨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她平时喜欢扎马尾辫,看起来很可爱。
刚上小学时,我在课堂上发言总是很紧张,不敢发言,但老师从没放弃我,鼓励我发言,从而促使我充满了自信;在下学期开始时,由于我寒假玩得太疯了,总是收不回学习的心,是刘老师细心地观察,耐心地询问我的情况,并给我制定学习规划,把我慢慢引导到课堂上,因此我的学习才没有落下。老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对我的关爱,对我的鼓励!”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黄河尾闾书香飘 秋来硕果满新城——东营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绿洲·绿城·绿色家园”生态专题之陆海统筹篇(下)——蓝色畅想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绿洲·绿城·绿色家园”生态专题之陆海统筹(上)——向海图强
好客山东·东营印象|“绿洲·绿城·绿色家园”生态专题之大河息壤篇(下)——鸟类的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