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2021 年,微软正式发布了 下一代 Windows 操作系统 —— Windows 11,旨在用更多的云服务和互联设计取代深受用户喜爱的 Windows 10 操作系统。
不过由于 Windows 11 在系统交互方面和 Windows 10 有较多差异,同时在资源占用和调度上也存在些许问题,因此也有不少用户在简单体验 windows 11 后就迅速回滚到熟悉的 Windows 10 操作系统,更有甚者认为 最好的操作系统永远是上一个版本 。
很显然,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大概率是没有用过 windows 8/8.1。作为微软在二合一操作系统领域的第一次尝试,Windows 8/8.1 没能平衡桌面用户与触屏用户对电脑交互的需求,也让整个 Windows 8/8.1 显得青黄不接。
前段时间,微软更是宣布 Windows 8.1 将在 2023 年 1 月 10 日迎来 生命末期 ,即微软将不再对这款操作系统提供任何支持。
虽然说 Windows 8.1 惨淡退场并不会对我们一般消费者造成什么影响,毕竟 Windows 8.1 用起来真的不怎么样,所支持的系统特性也被同样基于 Windows NT 内核的 Windows 10 完美继承。
但不要忘记,Windows 10 的发布仅比 Windows 8.1 晚了两年,如果微软没有为 Windows 10 续上几年 的打算,那按照 Windows 8.1 的寿命周期估算,我们 最后的港湾 Windows 10 很有可能会在两年后停止支持。难道在两年后,我们就必须改用 Windows 11 了吗?
虽然我一直推荐大家使用有稳定、持续支持的操作系统,但实际上已经结束支持的操作系统也不是不能运行。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 2015 年 7 月后,所有 Windows XP 电脑就会 原地暴毙 :时至今日我们身边依旧有不少 Windows XP 电脑在各行各业支撑着基础服务的运行,这种现象在制造、航空和金融业可以说数不胜数。
先不说有多少 ATM 还运行在 Windows XP 的问题,诞生于 1990 年的 Windows 3.0 甚至还掌管着某些机场的应急通讯系统。
首先,停止支持意味着你不能再向微软申请技术支持,同时微软也不会再为你提供系统功能、硬件支持和安全更新。对于那些不需要使用安装新软件、不需要接入新硬件、完全接触不到互联网同时有自己 IT 支持团队的用户来说,使用支持的操作系统倒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那你需要考虑的就是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了,曾经席卷全球的 wanna Cry 勒索病毒针对的就是没有定期安装安全更新的电脑,而停止支持的电脑自然没有安全更新可言。
另一方面,没有及时安装安全更新的电脑也有更高的概率成为不法分子的 肉鸡 ,以跳板、中继站的身份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
其实这也是推荐大家使用有稳定、持续支持的操作系统的原因。用已经停止更新的系统,没问题,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这背后的潜在风险。
那问题来了,既然系统支持那么重要,为什么微软、谷歌、苹果等企业只为用户提供这么有限的支持时间呢?提供十年甚至更长的十五年系统支持真就这么难吗?
平心而论,对这些大型企业来说,提供系统支持并不难,但在可控的成本内提供系统支持,那就 难于上青天 了。首先,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但旧系统的框架已经确定,为旧系统提供新技术支持意味着开发者需要想办法用旧技术实现新特性。
但软件内核和底层限制了这些技术的落地,让新特性移植需要更高的人力成本。对大型企业来说,增加成本可是比增加碳排放更能要他们老命的事情。
其次,就像大家想的那样,如果旧系统真的好用,那不就没人去买新系统了吗?即使软件企业多线操作,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用户选择新系统,旧系统的用户数长远来看肯定还是持续走低。用同样的人员成本服务越来越少的用户,这显然不划算。
以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手机系统为例,一般的手机品牌只会为手机提供 18 个月的软件生命周期,同时不保证 18 个月后手机还会收到最新的系统的推送。安全更新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但通常也不超过 24 个月。
对软件企业来说,与其为旧软件提供持续的系统支持,倒不如直接宣告其生命终结,让用户转投那些能赚到钱的项目上。注意,这里的软件说的并不仅仅是操作系统,同时还包括大家平时使用的 应用 。
为了彻底终结旧软件的生命,有的企业更是不惜 下死手 在自己的软件中内置 软件炸弹 。
去年年初,大连车务段就因为 Adobe Flash 停止支持而无法查看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顺序表无法控制、调车计划无法编排。
虽然说 Adobe Flash 停止支持的消息已经公布多年,同时 Adobe 也高频次向用户发布通知,但该软件事故依旧引发了长达数小时的停运。软件生命周期的问题,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这都是外国企业的阴谋,但实际上软件生命周期的问题在国内外都非常常见,即使使用国内企业提供的全国产服务,也同样有操作系统生命周期的问题。
以国内各部门、机构常见的网页为例,由于这些单位不可能拥有自己的 IT 软件团队,因此在搭建网页或内部系统时往往需要向外部招标。
但招标找到的团队可不会为你提供持续服务,在实际操作时,最终交付的系统很大概率会交由该单位内部的 IT 支持代为维护。
单位的 IT 支持可能可以保证系统不出问题,但如果系统真的出了问题,IT 支持显然不可能有修复的能力。就算你找到了当时给你做外包系统的公司,当时负责的开发人员要么转去做别的项目,要么早就被 优化 掉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说软件 终有一死 ,但彼此之间确实也有着长寿和短命的区别。
随着国内政府采购国产化的要求提上日程,有关部门在招标软件供应商时,确实可以对软件的生命周期提出硬性要求。
和海外躺平的同行相比,国内政府部门在招标采购方面显然有更高的话语权,同时国内软件企业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在技术发展放缓的情况下,以软件生命周期、售后服务为特色的软件支持业务也可以成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新方向。
当然了,软件行业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庆幸的是,Windows 8.1 那并不出色的用户体验和相对惨淡的市场占有率给国产软件企业更多的准备时间。
希望在未来 Windows 10 停止系统支持的那天,Adobe Flash 停止支持的 笑话 不会再次上演。